【114年度】「仁武高中石化專班」師生赴「台灣中油綠能科技研究所/永安液化天然氣廠/國立台灣科技大學/台灣中油石油探索館/台塑企業麥寮六輕園區」產業觀摩
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專案續藉由產業參訪的方式,引導學生更加認識石化產業及工作環境,提升學生專業知識與實作能力,並激起學生畢業後投入石化相關產業的想法。今年持續安排各大專院校或高中在學生至石化廠參觀學習,提高在校生對石化產業的認同,希望將人才留在石化產業。
在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專案的協助安排之下,仁武高中石化專班於114年4月14日至18日舉辦五天四夜的國內異地學習參訪活動。此次活動結合學術與產業資源,安排師生參訪中油綠能科技研究所、永安液化天然氣廠、國立台灣科技大學、中油石油探索館以及台塑企業麥寮六輕園區五大指標性單位,透過實地觀摩與專業簡報,加深學生對石化產業、綠能技術與永續發展的理解。
本次活動共有高三石化專班學生30位與隨行師長5位參與,藉由豐富的課程安排與現場導覽,學生實際接觸產業第一線,從能源製程、材料科學到環境保育與碳管理等面向皆有所涉獵,是一次極具啟發性的學習旅程。
「仁武高中石化專班」師生赴「台灣中油綠能科技研究所/永安液化天然氣廠/國立台灣科技大學/台灣中油石油探索館/台塑企業麥寮六輕園區」異地學習
※中油綠能科技研究所參觀內容:
本次異地學習首站,師生參訪了中油綠能科技研究所,主題聚焦於「鋰離子電池發展背景、原理與應用」,由吳桂燕研究員深入講解全球去碳化趨勢與台灣能源轉型政策,如2035年禁售燃油車、RE100企業承諾等,說明石化企業如何邁向低碳發展。
簡報介紹中油轉型策略,從傳統煉油轉向CPC e-station充電與氫能設施建設,並進行新能源材料與儲能系統的研發。鋰離子電池(LIB)歷史與結構、鈦酸鋰(LTO)材料的快充、安全性與壽命優勢也成為學生學習重點。
應用範疇橫跨3C產品、AGV載具、電動車與電巴等產業實例,其中Tesla與台中快充站案例最具啟發性。簡報亦介紹釩液流電池、水電解產氫等研發藍圖,彰顯中油在低碳技術布局上的積極作為。
學生表示,重新認識中油後發現企業已積極投入綠能發展,並非僅限於傳統石油業務,像是開發海藻保養品與環保洗劑等綠色產品,令人耳目一新。這場參訪也為接下來的觀摩行程奠定了良好基礎。
※永安液化天然氣廠參觀內容:
第二站參訪位於高雄永安區的台灣中油液化天然氣接收廠,這裡是南部天然氣供應的重要據點。學生透過簡報與導覽認識LNG的接收、儲存與氣化流程,了解天然氣如何穩定供應給發電廠、工業與民生。
廠方強調,永安廠不僅負責能源供應,也重視環境永續。特別是排放的冷排水被養殖戶稱為「鑽石水」,成功改善石斑魚存活率,並帶動珊瑚復育,展現產業與自然共生的典範。
透過影片與空拍模型的展示,學生深入了解天然氣的整體輸送系統。講解過程中也說明中油如何平衡能源轉型與在地生態保育,並強調減碳路徑與社會溝通的重要性。
學生反思,原本對工廠存在的印象多偏向污染與破壞,但此次參訪讓他們理解,能源設施亦能兼顧效率與環境保護,是推動淨零碳排的重要一環。
※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參觀內容:
在第三、四天的行程中,學生前往國立台灣科技大學,展開為期兩日的太陽能發電與節能實作課程。由楊錦懷教授親自授課,內容涵蓋淨零碳排理念、太陽能模組設計與建築節能應用。
實作課程著重於太陽能模組方位與遮蔭測試,學生透過實地操作,理解不同角度與連接方式(串聯與並聯)對發電效率的影響。同時也進行節能玻璃屋與一般玻璃屋的溫度與照度比較,深入體驗建築材料對節能的貢獻。
另一重點為熱島效應實驗,學生在校園中測量不同材質的溫度變化,分析城市設計與環境溫度的關聯。此外,楊教授也帶領學生計算太陽能系統的發電量與投資回報,了解其經濟效益與技術應用場域。
課程不僅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,也啟發他們對綠色建築與再生能源的興趣。有學生表示:「原本覺得太陽能很抽象,但透過動手實驗,真正了解其原理與潛力。」實作經驗讓學生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知識,也為後續職涯選擇提供更多可能。
※中油石油探索館參觀內容:
探索館展覽內容以石油生成、應用與未來發展為主軸,結合互動模型、AR/VR技術與環境保育展示。學生透過沉浸式體驗,了解石油的形成過程、在台灣的開採歷史,以及現代生活中石化產品的無所不在。
展區亦展示風力、太陽能、生質能等再生能源技術,並介紹碳捕捉與氫能應用等前瞻技術。透過地球物理探勘模擬、虛擬鑽井與天然氣配送互動平台,學生實際操作,體會石化科技的精密與趣味。
其中,小燕鷗生態保育與藻礁復育成果讓學生深感觸動。從不到30%的繁殖成功率提升至逾70%,展現企業積極落實生態保育的努力。這段導覽讓學生重新認識開發與保育並非對立,而是可以共存。
有學生分享:「導覽員講解讓我理解塑膠種類與誤用風險,這些知識原本書上沒有教。」也有人表示:「藻礁形成需數百年,我們不應輕忽開發對自然的影響。」此次參訪不僅增進能源與環保知識,也激發學生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。
※台塑企業麥寮六輕園區參觀內容:
壓軸的參訪地點是全台最具規模的石化工業聚落─台塑六輕工業區。簡報介紹其從沙洲填海到現代化工業城市的建設歷程,並說明如何透過環保投資與地質改良工程確保廠區安全與環境永續。
園區設施包含煉油廠、PVC生產、港口物流、消防隊及高科技晶圓廠等,構成完整的石化生產鏈。學生透過實地巡禮,看見自動化倉儲、無煙排放技術、廢棄物再利用等設施,對產業運作有更具體的理解。
展示館則說明其循環經濟措施,如廢水日回收逾七萬噸、水資源重複利用達12.9次,以及廢蚵殼與海廢回收製成鞋材與衣物,展現產業與環境的協調發展。
學生感受深刻,不少人坦言先前對台塑印象受媒體影響,參訪後發現企業積極改善環保與安全措施,值得肯定。也有人說:「沒想到一個工廠像人體一樣運作精密,既效率高又兼顧環境,令人震撼。」最後,在大合照之後歡送仁武高中石化專班離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