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2016年6月22日生效的美國毒性物質管理法(TSCA)新法修正案內容中,闡明透過三階段程序:優先化(prioritization)、風險評估(risk evaluation)及風險管理(risk management),以確保既有化學物質安全性,亦保障評估或管理是在實務可行的範圍下進行。 ●優先化:根據美國環保署(EPA)於今(2017)年6月22日簽署、7月20日公布的最終規則(final rule)已於9月18日生效,建立以風險為基準的篩選程序,來指定化學物質進行風險評估的優先順序,考量的要素包括化學物質的潛在危害及暴露(包括持久性、生物累積性、對潛在暴露或易感亞族群的暴露、貯存於重要飲用水資源附近等)、運作條件(conditions of use)及運作量(製造、加工)等。 ●風險評估:風險評估的最終規則也在今年與優先化規則同步於9月18日生效,經前述優先化的高優先物質即進入到風險評估的階段。這個階段TSCA要求EPA需在界定的使用情境下,判斷對物質是否會對健康或環境造成不合理風險,也會同時考量可能比一般大眾有更高風險的次族群,例如幼童或勞工。 ●風險管理:一旦美國環保署認定化學品具不合理風險時,美國環保署必須公布風險管理規範,包括化學品標示、業者通報義務、甚至是禁限用等規定。環保署進行評估風險管理措施時,考量的因素包括:人體健康及環境影響、法規措施的效益與經濟(包括國家整體、小企業及科技創新等)衝擊,法規成本與效益考量時亦須將實際之現況納入。 上述三階段的程序作業時程互相牽連形成一個整體的架構,目前美國環保署已於去(2016)年12月19日,公告首10項進行風險評估的物質,包括石棉、N-甲基吡咯烷酮(NMP)、1,4-二氧陸圜、六溴環十二烷(HBCD)等,正式啟動為期3年風險評估。首6個月內將劃分各物質風險評估範疇(scope),並需納入運作條件(conditions of use )中造成危害及暴露的可能,包括持久性、生物累積性、對潛在暴露或易感族群的暴露、貯存於重要飲用水資源附近與否等。 參考資料 美國環保署,TSCA既有化學物質風險評估 美國環保署,首10項進行風險評估的化學物質 本網站所有內容歡迎非營利目的之轉載,請務必註明出處及網址,商業轉載未經本中心之同意或授權,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、轉載、散布、引用、變更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資料,使用請來信洽詢授權。
於2016年6月22日生效的美國毒性物質管理法(TSCA)新法修正案內容中,闡明透過三階段程序:優先化(prioritization)、風險評估(risk evaluation)及風險管理(risk management),以確保既有化學物質安全性,亦保障評估或管理是在實務可行的範圍下進行。
●優先化:根據美國環保署(EPA)於今(2017)年6月22日簽署、7月20日公布的最終規則(final rule)已於9月18日生效,建立以風險為基準的篩選程序,來指定化學物質進行風險評估的優先順序,考量的要素包括化學物質的潛在危害及暴露(包括持久性、生物累積性、對潛在暴露或易感亞族群的暴露、貯存於重要飲用水資源附近等)、運作條件(conditions of use)及運作量(製造、加工)等。
●風險評估:風險評估的最終規則也在今年與優先化規則同步於9月18日生效,經前述優先化的高優先物質即進入到風險評估的階段。這個階段TSCA要求EPA需在界定的使用情境下,判斷對物質是否會對健康或環境造成不合理風險,也會同時考量可能比一般大眾有更高風險的次族群,例如幼童或勞工。
●風險管理:一旦美國環保署認定化學品具不合理風險時,美國環保署必須公布風險管理規範,包括化學品標示、業者通報義務、甚至是禁限用等規定。環保署進行評估風險管理措施時,考量的因素包括:人體健康及環境影響、法規措施的效益與經濟(包括國家整體、小企業及科技創新等)衝擊,法規成本與效益考量時亦須將實際之現況納入。
上述三階段的程序作業時程互相牽連形成一個整體的架構,目前美國環保署已於去(2016)年12月19日,公告首10項進行風險評估的物質,包括石棉、N-甲基吡咯烷酮(NMP)、1,4-二氧陸圜、六溴環十二烷(HBCD)等,正式啟動為期3年風險評估。首6個月內將劃分各物質風險評估範疇(scope),並需納入運作條件(conditions of use )中造成危害及暴露的可能,包括持久性、生物累積性、對潛在暴露或易感族群的暴露、貯存於重要飲用水資源附近與否等。
參考資料
美國環保署,TSCA既有化學物質風險評估
美國環保署,首10項進行風險評估的化學物質